Railgun 服务使用指南
絮絮叨叨
熟悉的人应该知道我最早是有一个名叫Railgun的机场的。节点最多的时候有着30多个,遍布全球各地区。后面小节点维护太耗费精力移除了。加入了一些阿里云的小鸡节点。最后阿里云小鸡也到期了,只剩下了英国千兆不限流量的单个节点。而这个节点的服务器我也停止续费了。Railgun机场服务算是进入到了冰河期,尘封起来,也许什么时候我会再次开始维护。
现在此文章提的Railgun自然不是这个暂时被我打入冷宫,完全停止维护的机场。其是另外一个我开发的代理平台。我将Railgun的名字也给予了它。
Railgun服务平台是一个由golang开发的中控。它的代理服务依赖于Cloudflare的Workers边缘计算。我已经将Workers代码开源到Github。中控也开源了。
Railgun所采用的Cloudflare Workers相关内容在这里不做说明。我会单独开一篇文章,其实已经先发到Linux DO上了。
在这里我就对Railgun一下小小的说明。我为Cloudfalre Workers上的代理脚本加入了api接口,然后根据这些api接口为核心开发中控。核心作用是起到UUID的同步。此外加上ProxyIP、ProxyHTTP、ProxySocks5的拉取。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最后提供一个用户侧的节点配置页面。
Railgun用户侧

如上是Railgun的主页面。顶部可以看到UUID的登录状态、UUID输入框、UUID登录按钮。底部是四个IP检测结果。
底部的IP检测:国内测试结果是访问国内网站的IP。国外测试(漏网之鱼)测试结果是访问没被GFW拦截的网站的IP。Cloudflare(ProxyIP)测试结果是访问使用了Cloudflare CDN的网站的IP。海外测试(推特)测试结果是访问推特网站的IP。根据这些测试的结果可以判断使用了代理前后的网络情况。
输入UUID点击登录后,中间的logo会有UUID正确、错误或禁用的图标提示。顶部左侧也会有文字类型的提示。

登录完成后,我们可以看到如上的一个页面。这就是节点配置的页面。左侧列是配置的各个步骤流程展示。右侧列是各个步骤配置的按钮。
第一步,我们点击右侧列的接入方式。

在此步骤里有两个可选项。分别是域名和IP。域名和IP的区别是,域名没法指定接入服务器的IP,而IP方式可以指定。域名方式是通过用户网络下最优的接入服务器进行接入。
域名方式的优点是用户到接入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质量相对稳定些,延迟也会好一些。优点说了,该说一下缺点了。其缺点是IP会随着用户的网络情况可能会变化。因为需要为用户分配最优的服务器,所以随着用户的网络波动,这个接入服务器可能会变。
相比域名方式,IP方式的优点就是接入服务器固定了。IP不会变动。缺点就是需要用户自己测试,可能对于用户来说不是最优的接入服务器。

我用域名的方式来展示。这些域名其实都是托管在Cloudflare CDN上的网站。对于GFW来说会有一定的迷惑性。对于用户来说还是图一个接入的稳定。IP方式接入,也许过了一段时间接入服务器就不是最优了,甚至不能连接了。

提一嘴,IP方式里的IP其实是从各个优选源里自动收集出来的。所以,理论上来说不会差的。经过我的观察,貌似都是美国和意大利的接入服务器。
让我们来到接入协议部分。其实应该叫接入地址的端口。

虽然我想说随便选。但最好还是选择HTTPS,毕竟有一层TLS加密,安全性更高些。443端口挺常见的,然后是8443端口。其他的几个TLS端口比较少见的。随意啦。HTTPS里选哪个都行的。如果不知道选什么好,那就选个常见的443吧。
让我们再来到接入地址部分。

接入地址就是托管在Cloudflare Workers上的代理脚本的地址。是不是听不明白?你可以理解为这个部分选择的地址是负责处理代理请求的地址。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地址的单日可处理请求数在10万条。如果觉得达到了可以换一个。
代理方式是用来选择代理地址的类型。目前有ProxyIP、ProxyHTTP、ProxySocks5三种。后面两种就是常见的http代理和socks5代理。

这里的代理有什么用容我最后来说明。
我们在选择完代理方式后可以来到最后一个配置部分了。代理方式默认建议选择ProxyIP方式。HTTP和Socks5作为后备选择。

此处我以ProxyIP方式作为讲解。在代理地址的顶部是各个地区的缩写字母。不清楚的可以自行搜索一下。选择地区按钮可以进行筛选。
其实随便选一个即可。在看完我后面简约的代理运作流程说明就明白这个代理是啥了。

配置完前面的6个部分就可以在生成配置里看到生成的节点配置链接了。我们可以复制到代理软件里添加使用。
Railgun运作流程
首先需要指定Railgun的代理脚本是托管在Cloudflare Workers上的。Cloudflare Workers是一个边缘计算服务。即一个可以将脚本托管到全球多个地区服务器上的服务。
选择的接入服务器其实就是选择托管脚本的边缘计算服务器。理论上来说,就是负责代理的服务器。
但是我们接入的是Cloudflare边缘计算服务器的IP或者一些托管在Cloudflare CDN上的域名。所以请求的服务器并不知道我们要请求哪个。
路由地址的作用就是告诉接入的服务器,我们请求的其实是这个在Cloudflare Workers上的代理脚本服务。
换句话来说,其实这部分的流程就是,一个人想要回家。首先选择一个回家的方法,是打车还是公交。即是域名还是IP方式接入。到了站,我们还要知道家在具体的哪个地方。故此需要一个路由地址。
那代理方式选择的代理地址是什么呢?这就要提到Cloudflare Workers边缘计算的一个坑了。其不支持发送请求到托管在Cloudflare CDN上的网站。即选择的接入服务器只能访问没使用Cloudflare CDN的网站。为了解决这一点,才有了这个代理配置部分。其作用是让接入服务器上的代理脚本再套一个代理去请求那些使用了Cloudflare CDN的网站。
链路图如下:

至于使用,复制完生成配置里的结果。在V2rayN客户端里Ctrl+V粘贴即可。剩下的使用就是正常的代理客户端使用了。(V2rayN客户端没什么好配置了。下载完运行,在设置里的路由设置中选绕过大陆,确定即可。剩下的就是选择添加的节点设置为活动。最后就是任务栏小图标右键启动系统代理。)
如有需要也可以修改步骤里配置的选项。多生成几个节点配置链接导入到客户端里使用。为了便于区分,可以单独设置一个分组于改导入节点配置里的节点名称。